首页>检索页>当前

拆盲盒收祝福!厦大推出“毕业普法锦囊”,赠予毕业生最温暖的铠甲

发布时间:2025-07-01 作者:黄伟彬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伟彬)凤凰花开,在送别2025届毕业生之际,厦门大学精心推出一份特别的礼物——“毕业普法锦囊”,这份由法学院师生合力打造的法治礼包,既是一份带有独特校园记忆的毕业礼物,也是给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一堂“普法教育课”和“自律知行课”。

这款结合厦大元素设计的国风锦囊,拓印着今年火红开放的凤凰花和百年厦大最古老的建筑——群贤楼群,颜值在线、底蕴丰富。打开锦囊,内有一份结合法律知识的锦囊妙计,围绕不同法律主题和毕业祝福,共设计了十二款锦囊,形成了多样化的盲盒,增加了毕业礼的惊喜与趣味。不仅如此,还特设隐藏款——含有厦大风景的反转胶片:“四自”卡片,卡片上写有“自新、自爱、自律、自强”的知行教育内涵,配图是熟悉的校园风景,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赠予毕业生一份别致的祝福和一份珍贵的校园记忆。

“如何把握普法的程度,既不浅显又不晦涩?如何选择普法的内容,对毕业生真正有所帮助?”法学院本科生、团委宣传中心沈家乐分享了在参与设计锦囊时最初的考虑。“当文案写到‘租房陷阱’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真实的朋友。他们或许真的会因为一份合同吃亏……我写得慢,希望这份小小的提醒,能在未来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帮他们避开一点伤害,多一份安全感。”法学院研究生、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李宇翔谈到了自己作为青年法律人对公共责任的理解:让法律走出书斋,走入日常。“执笔普法锦囊文案,仿佛用笔尖再次触碰了四年时光。一字一句,是我与校园时光最深情的告别,也是对同窗情谊最真诚的礼赞。”参与锦囊设计的法学院毕业生闫牧歌有感而发,希望能运用自己所学,写给“刚刚走出校门的自己”,也写给每一位即将奔赴新生活的同龄人。

“毕业普法锦囊”并不宏大,却足够贴心。“毕业了,你可能准备租房独立生活,但要记得核租约、明权责”“你可能会尝试投资理财,但要注意非法集资常以高息诱惑”“你可能会在网络上冲浪,但要记得陌生链接不轻点,熟人借钱先确认”……锦囊妙计里一则则生活场景背后,是一条条经过挑选与转译的法律建议,它们不高高在上,而是低声细语的陪伴。“这份锦囊将晦涩法条化作生活的实用叮咛,让法治思维随行在他们初入社会的每一步。这不止是知识接力,更是价值烙印。就让我们这份诗意与实用兼具的祝福,践行‘授业解惑,护你远行’的师者心愿!愿毕业生们怀揣这份‘法’的光芒,照亮人间正道,行稳致远!”法学院教授郑金雄动情地说。

“希望在学生成长的每个节点,都有法的陪伴与呵护。”法学院党委书记何丽新教授谈及推出锦囊的初衷。或许成长的路上没有妙计,送给毕业生的这份普法锦囊,不只是为了讲述某个法条,更是希望毕业生们树立起明晰底线、知法守法的意识。“毕业普法锦囊是学校自律教育的生动载体”,学生处处长洪春生谈到:“希望毕业生在初入社会时,能把规则意识从‘知识记忆’升为‘价值认同’,修身正行、自律前行。”这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也开启了厦门大学“青春节点式”普法的探索之路。未来还将结合“18岁成人”“实习实践”“求职工作”等人生阶段,打造不同主题的定制化普法活动,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法治精神与自律意识真正走进青年心里。

厦门大学2025届毕业生展示自己拿到的“毕业普法锦囊”。苏彦凯柯宇辉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